you're reading...
社會文化 Social Culture, 神州兩岸 Cross Strait, 電光戲影 Films

那些年,我們遺忘了的青春

有人說人生就是很多的遺憾堆積而成,這句話在步出了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》的影院後,又在我腦海內來迴繞了半天。《那些年》在港台兩岸引起了我們同齡間引起了如此大的迴響,就是抓住了每個人青春中留下的遺憾,像Shing Kin說的一樣,我也要買單。

青春熱血的故事總要發生在炎炎夏日的校園,1994年高中生正是七十後末至八十後的那一代,壞男生與乖女生的狹路相逢,劇情其實都離不開這些成份。省去了沉重的苦澀味,九把刀出色地加入了更多搞笑的情節調劑一下,結果一杯消暑的夏日雞尾酒,嚐下去相當可口。感動的情節還是有的,就是柯震東飾演的柯景騰對陳妍希飾演的沈佳宜含蓄的那份愛,在故事的最後一迸爆發出來。在平行時空下一切可能發生的一幕幕,卻因為兩個人沒有說的一句話,沒有做出的一些動作,而落空了。代入了柯景騰,步出影院的一刻男生都感覺得到的,是空虛。

這部片是男生的片,故事都是由男主角的角度出發。見到最深愛的人打扮得最美麗的晚上,卻是去嫁給另外一個男人,柯景騰說如果你是深愛一個人,你總會因為看到她幸福快樂而難過,但如果你是真的真的深愛那個人,那你會為她幸福快樂感到高興,這好像是老生常談,但這真的可能嗎?但正如珍瓏所說,人生的孤單旅程,人要學懂放下。不過,大銀幕上特寫了除了婚宴上大部份時間都不施脂粉的沈佳宜,皮膚很好,甜甜的笑靨上兩旁的小酒窩,陳妍希真的很美。

然而這個沈佳宜永遠不可能屬於男主角(自己)的。你唯一可以做的,恐怕只有在遠處祝福着她,我想起了另一隊台灣樂團五月天的作品《知足》。五月天1999年出道至今,那些年的題材總是關於純真的愛情,熱血的夢想,青春。他們長大了,近年也作了一首《如煙》回顧一生,沒有抓住的愛情,沒有實現的夢想,一連串的遺憾,化成了一串淚,觸動了不少樂迷的心,隨旋律落淚。看罷《那些年》感受到的空虛,正正與《如煙》契合。

無論音樂、電影或文學作品,台灣總是能細膩道出青春純愛的氣味,《藍色大門》、《不能說的秘密》、《海角七號》這幾套幾年前大賣的電影,還有一大堆的青春電影和青春偶像劇。若是把故事的舞台設定在香港,人物的對白換上了廣東話,整套戲男女主角都未有牽過手接過吻,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,肯定是會變成嚇走影迷的雞皮疙瘩電影。很難怪,從小到大家長就逼着你長大,要你學這學那,一心要考入名校,長大在物欲橫流,金錢至上,大學選科言必金融商科,年紀小小已經滿身銅臭,嗅不到純真的氣息。初中畢業的香港學生,哪會沒牽過手接過吻,甚至隨時已經是性愛達人了。戲院同場內的一些穿着校服的初中女生,在主角們反抗教官命令的一幕雀躍叫道:「屌柒佢啦。」抑揚頓挫,鏗鏘有力。這又讓我肯定,《那些年》這類電影香港必然拍不了,大陸也拍不了,唯有是民國帶來的人文精神與台灣本地的鄉土情懷揉合而成,才容許你擁有那一點的青春,那一點的夢想。台灣確實是一塊最後的寶地。

香港其實也有人在燃燒青春的,有一群八十後守衛過天星、皇后,走入過菜園村生活,佔領了中環建立起公社,這就是《那些年》裏面要寫的熱血和夢想,只是他們的夢想不只是情情愛愛,而是要在為我們一直以來被奪走的青春而抗議,不過換了個方式罷了。

去吧,趁這青春還未燃燒殆盡時,告訴這個世界,我們還是有夢想的。

貝加爾

About 貝加爾

飢餓藝術家

Discussion

2 thoughts on “那些年,我們遺忘了的青春

  1. 學梁文道話頭 放低果一個執著既「自己」
    咁會唔會好過點 開心點?
    http://commentshk.blogspot.com/2011/10/blog-post_4754.html

    好網站

    Posted by anonymous | October 28, 2011, 10:22 PM

Leave a reply to den Cancel reply